尼希米完成了城牆的修築。
基督徒的生活-它既包括爭戰,也包括建造。
2025年11月9日 鄧肯惠蒂
現時是全國停下來悼念戰爭、記念戰爭的犧牲與苦難的時候。我們今⽇⽣活在 ⼀個和平的國家,戰爭容易被遺忘,但我們仍須記住並尊崇那些在戰爭中犧牲 與受苦的⼈。
在教會中,我們⼀直研讀《尼希⽶記》,記載耶路撒冷的城牆如何被重建,以 抵禦好戰的敵國。戰爭的威脅在《尼希⽶記》中從未遠離。 值得注意的是,耶穌曾將基督徒的⽣命,比喻為爭戰與建造⼯程。
在《路加福 ⾳》第⼗四章,⼤群⼈跟隨耶穌。耶穌轉身坦誠地告訴他們,作祂的⾨徒必須 付上代價︔若有⼈有意跟隨,便必須先清楚了解這代價,並決定⾃⼰是否願意 承擔。 祂說:「凡不背起⾃⼰⼗字架的,就不能作我的⾨徒。」
祂隨後舉出兩個例⼦: 第⼀個例⼦是⼀位想建造⾼樓的⼈。此⼈不會貿然動⼯,⽽會先計算是否有⾜ 夠資源完成建築⼯程︔否則只能奠下地基後便無以為繼,最終成為他⼈的笑柄。
第⼆個例⼦是⾯臨戰爭的國王。他會先評估⾃⼰的軍⼒是否⾜以抵抗敵⽅,是 否具備取勝的可能︔若無勝算,便會尋求和平,因為戰敗的後果極為嚴重。 耶穌於是說,同樣地,「你們中間,凡不撇下⼀切所有的,就不能作我的⾨ 徒。」因此,在開始之前,必須先坐下來慎重思考,是否願意付上這個代價。
作基督徒所涉及的犧牲 作基督徒必然涉及犧牲。當⼀個⼈承認耶穌為主,耶穌便成為他⽣命真正的主宰,⽽祂可能會要求他去做⼀些他本不會選擇的事情。既然是⾨徒,便必須願意順服,即使那些要求並不合⼰意,你願意嗎︖ 我們往往沒有清楚告訴那些有意信主、受浸的⼈:跟隨基督其實是⼀項昂貴的建造⼯程,⼀場真正需要付代價的屬靈爭戰,⽽他們必須作出重⼤的犧牲。我們也未必按著耶穌的要求,叫他們「先坐下來計算代價」,思考⾃⼰是否真的願意付上這個代價。
結果,許多⼈信主後,發現基督徒的道路並不容易︔聖經對道德標準的要求極⾼︔作⾨徒需要放下舒適、欲望與時間。他們很快亦發現,魔鬼的存在是真實的,⽽魔鬼會以他們為敵。不久之後,他們便灰⼼退後,被世界的誘惑與其他欲望奪⾛本應結出的果⼦。其中⼀個在《尼希⽶記》中重要的教訓就是:凡遵⾏神旨意的⼈,其⽣命從始至終都必然⾯對屬靈爭戰。⾃從尼希⽶⽴志順從神的吩咐,重建耶路撒冷的防禦,他便⽴即暴露於敵⼈的攻擊之下。
為何我們要研讀《尼希⽶記》︖ 我們之所以繼續研讀尼希⽶和神的⼦民所進⾏的建造⼯程,是因為我深信,本教會當中有許多⼈被神呼召為建造者。你們是建造者。我之前亦提到,⾹港⼈,以及當然包括蘇格蘭⼈,但⾹港⼈特別具備組織能⼒、⼯作精神、訓練與裝備的⼼態,以及設定異象與⽬標的能⼒,⽽這⼀切都是任何建造⼯程所需要的元素。我再說⼀次,《以賽亞書》58章12節是⼀句給這間教會的話:
你的⼦民必重建久已荒廢之處︔ 你要建⽴歷代的根基︔ 你必稱為「補破⼜的」, 「使街道有⼈居住的修補者」。
我們正處於重新建⽴這間教會的過程中。你們當中亦有⼈正在建⽴新的事⼯、慈善機構或⼩型公司,又或參與策劃藝術項⽬︔你們正在教會以外的領域建造。你們當中有⼈具備創業的恩賜和呼召。此外,我們每⼀位都被呼召彼此建⽴、彼此堅固,⽽《猶⼤書》亦提醒信徒:「要在至聖的真道上造就⾃⼰。」因此,我們全都被呼召建⽴強壯的基督徒⽣命。
我們現正研讀的《尼希⽶記》告訴我們如何為神、與神⼀同建造。因為我們並不希望只建造屬於⾃⼰的事物,不希望建造如同⼩型巴別塔般的⼯程︔我們希望建造神的項⽬。然⽽,透過研讀這卷書,我們也開始明⽩:為神建造勢必需要⾯對反對,⽽我們都必須學懂如何理解並處理這些反對。因此,今天我們要思想「反對」這個主題。
反對背後的靈體~撒但
若⼀個⼈順服地為神⽽活,可以肯定地說,反對⼀定會臨到。⽽這些反對最終的來源,並非⼈的憤怒、憎恨或妒忌。正如保羅對以弗所的信徒所說:「我們並不是與屬⾎氣的爭戰,⽽是與那些執政的、掌權的、管轄這幽暗世界的,以及天上屬靈氣的惡魔爭戰。」(《以弗所書》6章)⼈並不是我們的真正問題所在。當⼈攻擊我們時,我們很容易把他們視為敵⼈。
但我們真正的敵⼈是看不⾒的。他從屬靈領域攻擊我們,並以⼈作為他的武器。那些「執政、掌權、管轄」的⿊暗勢⼒,今⽇與尼希⽶時代⼀樣活躍。我們的敵⼈喜歡說謊、殺害、並在我們開始做神的⼯時使我們氣餒。這是我們要⾯對的爭戰,⽽且會伴隨我們⼀⽣。然⽽,請記住:當我們⾯對爭戰時,神與我們同在,我們永不獨戰。「撒但」這個字的意思是「對頭
「撒但」這個字的意思是「對頭、敵對者」,源⾃希伯來⽂「反對、阻擋」的動詞。撒但多數不是以正⾯衝擊的⽅式臨到我們,⽽是偽裝成「光明的天使」,正如保羅所形容。他帶著看似智慧、溫柔、憐憫、可親的外貌,以誘⼈的應許和討好的話語靠近我們。
我們如何避免被撒但~這位假冒的光明天使,以及他所使⽤的⼈欺騙︖保羅提醒我們:必須過敬虔的⽣活,這樣撒但才不能佔我們的便宜︔因為我們並非不知道他的詭計(《哥林多後書》2章11節)。在此,我們看到撒但的⼀些詭計~這些詭計亦可能⽤在我們任何⼈身上。
撒但對尼希⽶的詭計~分⼼
第⼀個詭計,是撒但透過猶太⼈的敵對者~參巴拉和基善(鄰國的領袖)~向尼希⽶提出會談。他們邀請尼希⽶離開耶路撒冷,到阿挪平原的⼀條村落與他們商談。阿挪平原位於以⾊列特拉維夫附近,接近本古⾥安機場。他們⼀連四次發出邀請。但尼希⽶每次都拒絕,因為他知道那是圈套︔只要他離開耶路撒冷的安全範圍,他們便會加害於他。尼希⽶的回答可謂經典:「我正在辦理⼀項⼤⼯程,不能下去。為什麼我離開去你那裡時,⼯作就要停⽌呢︖」有時,敵⼈的策略便是試圖引誘我們離開神所託付的⼯作。我們必須像尼希⽶⼀樣保持專注。許多⼈⾯對別⼈佔⽤⾃⼰時間時,很難說「不」。我們常覺得有義務出席某聚會、某活動,即使這會奪⾛我們在神⼯作上的時間。我們必須保持優先次序,在壓⼒下堅定,即使別⼈不斷想把我們拉離神的⼯作。
另⼀個誘惑是「妥協」。參巴拉和基善的會談邀請,是希望透過談判達至某種妥協。的確,在某些情況下妥協是必要的~例如婚姻、或我們的聯合崇拜,都需要彼此讓步。然⽽,在道德、屬靈層⾯,或在神已清楚吩咐的事情上,我們不能妥協。若神已說明我們應當做甚麼,⽽反對神的⼈卻說:「來談談吧,讓我們找個中間點吧。」答案只能是:「不。」同時,我們亦需對「因需要⽽⽣的打斷」保持敏感。耶穌在世時,常因急切的⼈需要⽽暫停原本的⾏程~有⼈需要醫治,有⼈需要聽福⾳。然⽽,⾯對法利賽⼈的反對,或其他無意義的要求時,祂絕不容讓這些事情分散祂的焦點︔祂始終專注於祂的⽬標,包括服侍有需要的⼈。
雷‧斯德曼(Ray Stedman)曾講述⼀位⼆戰前在中國的美國年輕宣教⼠。他是⼤學畢業⽣,懂流利中⽂,是⼀位出⾊的領袖。⼀間美國⽯油公司準備在他所居住的城巿開設辦事處,當⾼層知道這位宣教⼠後,便以他宣教⼠薪⾦⼗倍的待遇邀請他加入。當他婉拒後,公司再次以更⾼薪⾦挽留。他再次拒絕。他們再第三次提⾼薪⾦,他仍然拒絕。最後,公司問他:「那你到底要多少薪⾦︖」這位宣教⼠回答:「你們誤會了~並不是你們開的薪⾦太少,⽽是你們提供的⼯作太⼩。」
神所交予的⼯作,在⾦錢上通常報酬不⾼,但在永恆的尺度上卻極其重要。即使看來微不⾜道,只要是神交付的⼯作,就是重要的。我們很容易因⾦錢或世上的誘因被引離神的旨意。因此,我們必須保持專注~ 專注於神所呼召我們完成的事。我深深被約翰‧比維爾(John Bevere)在《Driven by Eternity》⼀書中,曾提及美國東南部⼀位牧師的故事所吸引。這位牧師於1991年以22⼈開始植堂︔隨著多年的祈禱、堅強的講道及努⼒,教會發展至 4,000⼈,並興建了⼀座漂亮的新堂。但這位牧師開始留意到,有⼀位衣著整潔、頭髮花⽩的⽼先⽣,經常在崇拜中流淚~⽽看來並不是喜樂的眼淚。
後來,這位⽼先⽣向副牧師透露:1981年,神清楚呼召他在這城市植堂︔之後,他做了關於教會⼤樓的夢,夢境清晰到他請⼈繪畫了那座⼤樓。他卻因遇到阻⼒⽽退縮,後來更轉去其他不同城市短暫停留,⽽最終更回到商界。然後他⼩⼼翼翼地打開⼀份⽂件,向副牧師展⽰那幅⼤樓的圖畫。副牧師看後非常震驚~因為那正是後來由1991年那位牧師興建的同⼀座教會建築。這位⽼先⽣明⽩神的話語、明⽩呼召,卻因反對⽽退卻。
仇敵的詭計:誹謗與假預⾔
其中⼀種會臨到神所交付建造⼯程的反對,就是誹謗。猶太⼈的敵⼈曾向尼希⽶送上⼀封公開信,指控他反叛波斯王。公開信即是⼈⼈都能閱讀的信件。內容全屬虛構,是誹謗,但卻⼗分危險~若波斯當局相信所⾔屬實,尼希⽶便會陷入⼤麻煩。
要記住,魔鬼被稱為「謊⾔之⽗」,今⽇有時稱為「假消息」。⽽當有⼈散佈關於你的謊⾔時,確實會令⼈感到威嚇~這正是他們的⽬的。留意尼希⽶的回應:他只是直接否認。
他並沒有嘗試逐點反駁或證明⾃⼰的清⽩。他只簡單指出指控是謊⾔,不值得詳細回應。他知道敵⼈的⽬的是要恐嚇他,使他軟弱、灰⼼。因此他向神祈禱求⼒量, 說:「現在求你堅固我的⼿。」誹謗失效後,仇敵便試圖以假預⾔攻擊他。
⽰瑪雅被⼈視為先知,他假借神的名向尼希⽶傳話,說:「我們不如在聖殿裏⾯會⾯,把殿⾨關上,因為有⼈今晚要來殺你。」從第 12 節可⾒,這訊息是以「預⾔」的⽅式傳出。但我們看到這是⼀個假預⾔~此先知受尼希⽶的敵⼈收買,意圖以假預⾔欺騙尼希⽶。
⽬的,是要恐嚇尼希⽶,使他害怕,並跑去聖殿裏⾯躲避。但尼希⽶沒有逃跑。他辨別出這是⼀個假先知,⽽他能夠辨識出假預⾔的其中⼀個原因,就是這預⾔違背了神已經寫下的話語,與經⽂不符。《民數記》18 章7節清楚記載:任何非祭司的⼈若進入聖殿建築(不是院⼦,⽽是殿內)便是犯錯。因此,逃入聖殿避難明顯不是出於神的預⾔。
⽤神的能⼒完成神的⼯作,向世⼈彰顯神的真實
無論是恐嚇、分⼼、謊⾔、誹謗或威脅,全部都未能奏效。尼希⽶和百姓繼續堅持,於是我們讀到那句美好的話:「於是城牆在以祿⽉⼆⼗五⽇完成,共⽤了五⼗⼆天。」這相當於我們曆法的⼗⽉初。尼希⽶四⽉從波斯出發,花了幾個⽉才抵達耶路撒冷。但當百姓⼀同下⼿努⼒,只⽤了五⼗⼆天便把城牆建成。經⽂說,四圍的列國聽⾒後,都懼怕,喪失了信⼼~因為他們看出這⼯作是在我們神的幫助下完成的。
所謂他們「懼怕」,是指他們對猶太⼈的成就感到震驚,對⼯程迅速完成感到敬畏。他們對猶太⼈和猶太⼈的神的尊敬因此增加。他們看⾒神在動⼯,⽽這⼯程的完成只能出於神。我們今天也需要這樣的事。神的⼦民需要參與那些必須依靠神的祝福才能成就的「神的項⽬」,那些讓⼈⼀望便知道是有更⾼能⼒介入的事⼯,使世代看⾒神的真實。
我有⼀位九歲的親戚,雖然每個主⽇都去教會,但她仍不確定是否真的有神。為何如此︖因為她從沒有⾒過⼀件「超⾃然到無法否認」的事。⼀位美國牧師 Bill Johnson 曾說:「我們⽋這個世界⼀次與神相遇的機會。我們的使命很簡單:興起⼀代能夠公開顯明祂原始能⼒的⼈。」尼希⽶和百姓正是這樣。他們讓四圍的國族經歷到神的能⼒。他們怎樣做到的︖只因他們在強⼤反對⾯前仍持守忠⼼順服。
正因如此,他們讓神有機會⼤⼤動⼯,使⼯程在超⾃然的速度下完成。這正是令列國驚訝的原因。當⼈看⾒神的能⼒時,他們很難仍然保持不可知論或無神論。我們的責任,就是透過⾒證神的恩典,使⼈「很難」否認神的存在~正如尼希⽶和耶路撒冷的百姓所做的⼀樣。
得勝了,但反對仍然繼續
初步的勝利已經取得 !城牆建成,城⾨安裝妥當。這當然是值得慶賀的時刻, 但不是鬆懈的時刻。因為即使撒但被擊敗,他仍未退出戰場。他從不輕易放棄。因此我們讀到,⾃城牆完⼯後,敵⼈多比雅仍不斷向城中的猶⼤貴族發送書信,貴族們亦繼續回信。17節之後記載: 當時,猶⼤的貴族多次寫信給多比雅,多比雅也回信給他們。
因為猶⼤許多⼈與多比雅結了盟,他是亞拉的兒⼦⽰迦尼的女婿,他的兒⼦約哈難娶了比利家的兒⼦⽶書蘭的女兒為妻。他們常在我⾯前稱讚多比雅的好⾏為,又把我的話傳給他。多比雅還常寫信來恐嚇我。
多比雅與猶⼤貴族有姻親關係,因此能影響他們,⽽他正利⽤這關係來恐嚇尼希⽶。 耶穌曾說,不要讓家庭關係把你拉離祂。祂說,凡把家⼈置於祂之上的,都不配屬於祂。我們很容易因著想保護⾃⼰所愛之⼈,⽽聽從他們的意⾒,卻偏離神的帶領。耶穌在世服事時亦曾遭受⾃⼰家⼈的強烈反對~有⼀刻,他們甚至說祂瘋了,要把祂帶⾛ !家⼈固然美好,但他們不⼀定永遠是對的。
可靠,是最⼤的才能
最後,尼希⽶需要委任⼈管理耶路撒冷~將來保衛城牆的⼈。他選了兩位可靠的⼈:他的兄弟哈拿尼(他深信任的⼈)以及哈拿尼雅~經⽂形容他「忠信,又敬畏神,勝過許多⼈」。哈拿尼雅獲得這職分,不是因為他極有技能,也不是因為他特別聰明或有恩賜,⽽是因為他是⼀個可靠、可信任的⼈。有時候,品格比恩賜更重要~可靠、可信、能夠堅持到底。
Bob Jones Sr. 曾說:「最⼤的能⼒,就是可靠。」若我們真正敬畏主,就必定忠於祂所託付的⼯作。祂要我們建造的,我們就會建造︔即使戰爭四起,我們仍會站⽴得穩,因我們知道神信實、完全可靠,並且祂願意透過我們所建造的,向不信的世界彰顯祂的恩慈和能⼒。阿們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