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餅二魚:用上帝的方式滿足需要
2025年8月17日
五餅二魚:用上帝的方式滿足需要
2025年8月17日講道
今天我們所讀的《⾺太福⾳》經⽂,相信⼤家都非常熟悉~就是那個「五餅⼆⿂」的神蹟:僅⽤極少的食物,到了耶穌的⼿中,卻成為充⾜有餘,餵飽了五千⼈的神蹟。
今天早上,我想特別聚焦於第 15 至 16 節:
- 15.⿈昏的時候,⾨徒前來對祂說:「這是曠野的地⽅,時間也不早了,請叫群眾散開,好讓他們往村裡去,買⾃⼰的食物吧。」
- 16.耶穌回答:「他們⽤不著離開,你們給他們吃吧!」
耶穌對⾨徒說:「他們⽤不著離開,你們給他們吃吧!」在祂的事奉中,耶穌常常滿⾜前來跟隨祂之⼈的需要︔⽽這⼀次,祂希望⾨徒承擔起這個責任。這是⼀項龐⼤的任務~成千上萬的飢餓⼈群,⽽耶穌竟將他們的需要交託給⾨ 徒。⾨徒之間必然要先商討該如何處理。經過⼀番討論,他們決定⾛入⼈群之中,看看有甚麼可⽤的食物,然後把找到的帶回來交給耶穌。以下是⼀個「另類版本」的描述。
其中⼀位⾨徒⾛進⼈群,遇⾒⼀對事先作好準備的夫婦。他們帶來了野餐~有餅、有⽔果、有⾁、有酒,也有⽔。這位⾨徒⼼想:「太好了!」他相信他們會願意分⼀些食物給其他⼈,於是滿有信⼼地上前解釋當前的情況,並說明耶穌已將餵飽眾⼈的責任交給⾨徒。接着,他熱切地問:「可否請你們分⼀些食物,與其他⼈分享呢︖」誰知那對夫婦卻回答說:「⼤家都知道今天要到曠野來,這裏沒有 Tesco 或 Starbucks,所以應該事先作好準備,就像我們⼀樣。其他⼈沒有提前安排,是他們⾃⼰疏忽⼤意,現在又飢餓,還期待別⼈照顧他 們。我們認為他們不值得我們幫助,應該讓他們學⼀個教訓。」這位⾨徒聽後,感到非常沮喪與難過,只好將這個回覆帶回去告訴耶穌。
與此同時,第⼆位⾨徒⾛近⼀個年輕家庭,他們帶着⼀些麵包、簡單的⾁類和清⽔。⾨徒同樣解釋了耶穌對⾨徒所說的話,並問這個家庭是否願意分享他們的食物。這個年輕家庭真⼼關⼼在荒郊野外與他們同在的其他⼈的境況,他們不想讓⼈挨餓,但卻覺得⾃⼰不能分享⼿上僅有的糧食。他們說:「如果食物質素好些,我們⼀定樂意分享,但這些麵包有點乾硬,⾁也有點韌。我們會不好意思把這些東西給別⼈,更何況是給耶穌和祂的跟隨者。我們真的很抱歉。下次我們會努⼒帶⼀些質素更好的食物,那時就會很樂意分享了。」⾨徒明⽩他們的猶豫,但仍難免有點失望,因為又要帶着這樣的回覆回去⾒耶穌。
第三位⾨徒⾛近⼀個年輕男孩,他⼿上有五個餅和兩條⿂。⾨徒向他解釋了情況,⼩男孩回答說:「我只有這些,不算多,質素也未必最好,但我願意交給耶穌︔在祂⼿中,⼀切都有可能。」⾨徒聽後非常⾼興,⾺上把食物收好,急忙跑回耶穌那裡。我們都知道,接下來發⽣了什麼事!
當然,我不需要告訴你,剛才所說的版本並非真實的經⽂,⽽是我⽤來幫助我們⾃我反思的⼀個⼩故事~反思我們在⾯對耶穌呼召服事時的回應。
當耶穌呼召我們參與祂的⼯作時,我們會怎樣回應呢︖會否覺得這任務過於艱鉅、令⼈望⽽⽣畏︖還是我們會先禱告,尋求基督的幫助,同時與其他信徒⼀起商討、辨明⽅向︖
抑或,我們像那對夫婦⼀樣,按⾃⼰對別⼈的評價來決定是否回應需要︖我們會否先判斷對⽅是否「值得」得到幫助,才決定是否向他們表達神的愛︖我們會否⾃⾏劃分誰配得、誰可以被忽視︖如果當初神也這樣對待我們~只將祂的愛和赦免留給那些祂認為「配得」的⼈,我們今天又會在甚麼光景之中呢︖
又或者,我們更像那個年輕家庭~真⼼關懷他⼈的需要,卻因為羞於⾃⼰的奉獻⽽遲疑不前︔覺得⾃⼰所能給的不夠好、不⾜以榮耀耶穌︔不相信祂會欣然接納我們那些不完美的獻上。我們會否等到⾃覺「⾜夠好」時,才願意把神的愛傳遞出去呢︖
或者,我們像那個年輕的男孩⼀樣~我們知道⾃⼰所能奉獻的是不完美的,我們知道它是有限的,但我們亦深知,無論我們獻上甚麼,在耶穌的⼿中,平凡都可以變為非凡。我們是否⾜夠有信⼼,確信上帝愛我們,確信耶穌愛我們,確信聖靈的⼤能,以至可以坦然地說:「主啊,這就是我所有的,求祢拿去,使⽤它,也使⽤我,為擴展祢的國度⽽成就祢的旨意。」
上帝並沒有等到我們配得或完全的時候,才差遣祂的兒⼦為我們的緣故⽽來。我們已被赦免、被重視、被⼀位信實的天⽗、⼀位溫柔的救主,以及⼀位賜能
⼒的聖靈所愛。我們是按著現狀、在當下的處境中,被愛與被信任的。我們是否真⼼相信並活在這些應許之中,好讓我們能以⾃⼰有限、不完美的異象、能⼒與恩賜,去服事上帝,藉著服事祂的⼦民來榮耀祂︖因為我們深知,在祂的⼿中,成就的必超過我們所能想像。願⼀切榮耀都歸與上帝。